提升消防安全能力,強化消防應急響應
“著火啦!大家快跑!”
“快用濕毛巾捂住口鼻
并根據(jù)安全出口指示牌指引的方向撤離”
本月是全國第29個“119”消防宣傳主題活動月,為增強應對突發(fā)事件的處置逃生能力,進一步提升自救互救技能,集團公司緊扣安全生產(chǎn)專項整治三年行動,響應“提升消防安全能力,強化消防應急響應”活動主題,11月30日下午,由集團公司主辦,資產(chǎn)管理公司承辦,廈門消防支隊特勤大隊、思明區(qū)筼筜街道安監(jiān)站協(xié)辦消防應急疏散演練在公交大廈舉行,集團公司領導班子以及到場嘉賓在集團監(jiān)控中心現(xiàn)場遠程觀摩并進行點評,公交大廈9至11樓全體員工投入應急處置。
本次演練模擬公交大廈10樓東側突發(fā)火情,引發(fā)煙霧傳感器報警器,消控室通過消防主機確認起火點位置,派遣人員趕往現(xiàn)場,確認火情已蔓延。
隨后,消控室立即匯報指揮中心,由指揮中心立即報警并啟動《火災應急疏散方案》,通過監(jiān)控畫面與遠程語音相結合的方式,指揮六個應急小組按照預案分工投入演練,各小組各司其職依次完成了“緊急處置、控制火情、組織撤離、現(xiàn)場警戒”等演練環(huán)節(jié)。
最終,在指揮中心與各小組通力配合下,集團公司9至11樓所有員工安全有序地撤離到演練集合點,演練結束。
本次演練是集團公司首次多場景交互配合應急處置的一種新嘗試,通過網(wǎng)絡數(shù)據(jù)實時傳輸,不僅將多場景的處置流程完整地表達出來,還有效的模擬了遠程研判和指揮,展示出了智能化設備在應急處置中的時效性、精準性、便捷性,為今后基于數(shù)字安管的多功能多維度應急處置奠定了基礎。同時,本次演練也是集團公司首次開展以集團總部高層建筑為操演環(huán)境的消防應急演練,通過模擬高層建筑突發(fā)火情,組織人員有序疏散撤離到安全區(qū)域同時啟動微型消防站開展緊急消防滅火工作的全過程,檢驗了撲救初期火災的能力,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能力,提升集團總部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。
集團公司副總經(jīng)理趙俊對此次應急演練過程中,全體員工有序疏散的行動表示滿意,這體現(xiàn)出員工隊伍應有的良好素質(zhì),同時也感謝了各組織參演單位認真充足的準備工作。
趙俊要求,集團各基層單位今后在組織各具特色的消防安全演練時,可通過數(shù)字安管可視化系統(tǒng)進行全場景展現(xiàn),全流程展示,進一步提高我司消防安全管控水平。
趙俊強調(diào),今年公司“119”消防安全宣傳月盡管已取得階段性成果,但各單位仍不能放松懈怠,要認真做好常態(tài)化消防安全宣傳培訓工作,結合上級部門關于加強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,持續(xù)開展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,落實做好各項安全生產(chǎn)管控措施,確保集團公司消防安全、生產(chǎn)安全持續(xù)穩(wěn)定向好。
四 個 能 力
檢查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
組織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
組織人員疏散逃生的能力
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能力
四 懂
1)懂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
①防止觸電;
②防止引起火災;
③可燃、易燃品、火源。
2)懂預防火災的措施
①加強對可燃物質(zhì)的管理;
②管理和控制好各種火源;
③加強電氣設備及其線路的管理;
④易燃易爆場所應有足夠的、適用的消防設施,并要經(jīng)常檢查,做到會用、有效。
3)懂滅火方法
①冷卻滅火方法;
②隔離滅火方法;
③窒息滅火方法;
④抑制滅火方法。
4)懂逃生方法
自救逃生時要熟悉周圍環(huán)境,要迅速撤離火場;
緊急疏散時要保證通道不堵塞,確保逃生路線暢通;
緊急疏散時要聽從指揮,保證有秩序的盡快撤離;
當發(fā)生意外時,要大聲呼喊他人,不要拖延時間,以便及時得救,也不要貪婪財物;
要學會自我保護,盡量保持低姿勢匍匐前進,用濕毛巾捂住嘴鼻;
保持鎮(zhèn)定,就地取材,用窗簾、床單自制繩索,安全逃生;
逃生時要直奔通道,不要進入電梯,防止被困在電梯內(nèi);
當煙火封住逃生的道路時,要關閉門窗,用濕毛巾塞住門窗縫隙,防止煙霧侵入房間;
當身上的衣物著火時,不要驚慌亂跑,就地打滾,將火苗壓?。?/p>
當沒有辦法逃生時,要及時向外呼喊求救,以便迅速的逃離困境。
四會
1)會報警
大聲呼喊報警,使用手動報警設備報警;
如使用專用電話、內(nèi)線電話、控制中心電話報警等;
撥打119火警電話向當?shù)毓蚕罊C構報警。
2)會使用消防器材
各種手提式滅火器的操作方法簡稱為:
一拔,拔掉保險銷;二握,握住噴管噴頭;三壓,壓下握把;四準,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即可。
3)會撲救初起火災
在撲救初起火災時,必須遵循:先控制后消滅,救人第一,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。
4)會組織人員疏散逃生
按疏散預案組織人員疏散;
酌情通報情況,防止混亂;
分組實施引導。